威士忌-愛爾蘭和蘇格蘭的歷史淵源

 

Bushmill釀酒廠位於愛爾蘭北部沿岸的Antrim市,與蘇格蘭的Kindred半島只有十七英哩,實際上,蘇格蘭威士忌的產地堪布爾頓距離Bushmill 要比在愛拉島上的釀酒廠更近一些。

傳說中在愛爾蘭和蘇格蘭赫布里底群島之間有一個水下長橋,而離Bushmill 僅兩英哩的阿爾斯特岸邊的巨大玄武岩石堤就是這個長橋的最南端,這兩個傳說似乎印證了愛爾蘭和蘇格蘭之間的歷史淵源,當然這也體現在威士忌酒上。

 

愛爾蘭的修道士們是在十二世紀前往地中海國家朝覲時學會了如何從啤酒和葡萄酒中蒸餾的,雖然蒸餾的最初只侷限在於藥用的方面,但是這畢竟不能阻擋它的娛樂功能,而這些憎侶們所掌握的蒸餾知識就構成了愛爾蘭和蘇格蘭威士忌之間的共同基礎,在十八世紀愛爾蘭的貴族們其實更偏愛法國的干邑白蘭地,而愛爾蘭威士忌則是被認為是低檔次的東西,但是很快的,愛爾蘭威士忌被賦予了農村和城市的分別,農民們喝的酒叫做Poi tin (私釀威士忌),而城市人的酒被稱為 eaux de vie(法語生命之水),城市人的威士忌還加入了一些草藥植物調味,甚至在巴黎也大受歡迎,在到了十八世紀末,在愛爾蘭估計有兩千家威士忌蒸餾廠。

 

西元1779年,政府出了一個新的法案要對每個蒸餾廠都徵稅,剛開始的時候稅率比較低所以沒有多大的影響,但等到了第二年稅率大幅提高的時候,那些小型的威士忌釀酒者受到了沖擊,愛爾蘭四分之一的釀酒廠倒閉或是轉入地下。

 

到了十八世紀末,愛爾蘭剩下不到15%的蒸餾廠了,徵稅的惡性循環使得愛爾蘭威士忌行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這種政策的直接結果就是威士忌釀造廠向少數的廠家集中,到了西元1823年整個威士忌的行業都集中在幾個大蒸餾商的手中,比如都柏林的John Jameson John Power

 

我們很難想像,在十九世紀初時愛爾蘭生產的蒸餾威士忌比蘇格蘭威士忌還要受到歡迎和尊重,但是因為幾個因素又使得愛爾蘭威士忌喪失它應有的優勢地位,當愛爾蘭的稅務官Aeneas Coffey 完善蒸餾器並申請了專利之後,愛爾蘭人認為這種蒸餾器生產的是劣質威士忌,根本不值得評判,但是低地的蘇格蘭威士忌同行們卻率先使用了這種新工藝,他們很快就嚐到了規模生產的甜頭,向世界範圍出口勾兌威士忌,西元1945-1948年愛爾蘭的大饑荒(The Great Famien) 使愛爾蘭的農村人口驟減10%,用來釀造威士忌的穀物也大幅的減少。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宣布了愛爾蘭威士忌的死刑,與蘇格蘭不同的是,人家還可以使用蒸餾器大量生產高含量的工業酒精生存了下來,而愛爾蘭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西元1992年,當愛爾蘭宣布脫離英國統治的時候,愛爾蘭威士忌又經歷了一次重大的打擊,英國的議會決定在所有大英帝國的範圍內禁止銷售愛爾蘭威士忌,當然由阿爾斯特地區(Ulster 北愛爾蘭) 生產的威士忌除外,在美國頒布禁酒法案之後,愛爾蘭威士忌又失去了最後的一個大市場,當美國重新開放市場的時候,蘇格蘭和加拿大的威士忌又蜂擁而至,就這樣,愛爾蘭政府在二戰之後不得不關閉了所有的蒸餾廠。

 

愛爾蘭威士忌的前景是非常暗淡的西元1960年,整個愛爾蘭只剩下四家蒸餾廠還在運轉,BushmillsJamesonPowersCork Distillers1966年除Bushmills之外的另外三家決定抗議世界對愛爾蘭威士忌的漠視,他們組成了愛爾蘭製酒公司(Irish DistllersID),要生產最好的愛爾蘭威士忌,最後在西元1973Bushmills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但是保留了他在Antrim的蒸餾廠,現在全世界只有一家在生產愛爾蘭威士忌了,西元1988年法國Period-Ricardo公司在經過與另外一家公司Grand Metropolitan爭鬥之後收購了ID,在解決了產權的歸屬問題之後,愛爾蘭威士忌好像就要蓄勢待發,雖然是微不足道的市場份額但也仍足以讓人高興。

 

西元1989年復活節那一天,一家新的蒸餾廠誕生了,一些愛爾蘭的企業家為了希望看到威士忌行業重現競爭,在聯合參股之後成立了庫力制酒公司

(Cooley’s Distillers CD)ID希望收購CD向愛爾蘭政府提出標的時,愛爾蘭政府以反壟斷競爭為由拒絕兼併,就這樣,CD生存了下來,今天,CD生產的品牌有Tyrone Kilbeggan  Connemara,他們作為愛爾蘭威士忌復興的象徵出現在世界上。

 

 

 

醉不上道  喝酒請勿開車  未成年請勿飲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醉道菸酒專賣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